摘要: 1982年2月12日,為了反映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郵電部發(fā)行了《中國古代錢幣(第二組)》特種郵票,全套8枚。為戰(zhàn)國時期燕國使用的刀形貨幣,刀首較尖,故稱尖首刀,河北保定出土。 這套郵票選取的是戰(zhàn)國時期的8種貨幣。

1982年2月12日,為了反映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郵電部發(fā)行了《中國古代錢幣(第二組)》特種郵票,全套8枚。
| T71. 中國古代錢幣(第二組) |
| 1982.02.12發(fā)行 全套8枚 發(fā)行量258.16萬套 |
| (8-1) 4分 鬼臉錢 (470.16萬枚) |
| (8-2) 4分 “殊”布 (468.66萬枚) |
| (8-3) 8分 “下專”布 (761.66萬枚) |
| (8-4) 8分 “甘丹”布 (657.16萬枚) |
| (8-5) 8分 尖首刀 (788.16萬枚) |
| (8-6) 8分 “明”刀 (838.91萬枚) |
| (8-7) 70分 “晉化”刀 (312.66萬枚) |
| (8-8) 80分 “賹六化”方空圓錢(258.16萬枚) |
| 郵票規(guī)格:30×40毫米 齒孔度數(shù):11.5×11度 |
| 整張枚數(shù):50枚(10×5) 版別:影寫 |
| 設計者:盧天驕 印制廠:北京郵票廠 |
(8-1)為《鬼臉錢》。為戰(zhàn)國時期楚國仿海貝形鑄造的銅貝形貨幣,幣文釋法不一,俗稱鬼臉錢。安徽省壽縣等地出土。

(8-2)為《‘殊’布》。為戰(zhàn)國時期楚國使用的鏟形貨幣,幣文釋法不一,俗稱“殊”布,安徽省宿縣等地出土。

(8-3)為《‘下專’布》。為戰(zhàn)國時期秦國(都城咸陽,今陜西咸陽)使用的鏟形貨幣,圓首圓肩圓足,首及兩足各有一孔,俗稱三孔布。

(8-4)為《‘甘丹’布》。為戰(zhàn)國時期趙國在甘丹(今河北邯鄲)地方使用的鏟形貨幣,平首平肩尖足。

(8-5)為《尖首刀》。為戰(zhàn)國時期燕國使用的刀形貨幣,刀首較尖,故稱尖首刀,河北保定出土。

(8-6)為《‘明’刀》。為戰(zhàn)國時期燕國使用的刀形貨幣,幣文釋法不一,俗稱“明”刀,河北易縣出土。

(8-7)為《‘晉化’刀》。為戰(zhàn)國時期趙國在晉陽(今山西太原)地方使用的刀形貨幣,刀背平直,形制特小。

(8-8)為《‘賹六化’方孔圜錢》。為戰(zhàn)國時期齊國在錺(今山東益都)地方使用的圓形貨幣,圜錢中有一方孔。

這套郵票選取的是戰(zhàn)國時期的8種貨幣。
J140 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六十周年
T116 敦煌壁畫(第一組)郵票
142 攝影誕生一百五十年
T99 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牡丹亭
整組郵票分為4枚,都由我國著名的郵票設計者陳全勝設計,畫面被設計的十分的熱鬧精致。在質(zhì)量方面,它更是完美,它由印刷過眾多知名郵票的北京郵票廠印制,質(zhì)量得到了保障。
5-1為“射擊”,畫面為一名男子持手槍射擊。 5-2為“體操”,畫面為一名女子自由體操運動員。1922年,中國正式得到國際奧委會的承認。1979年11月26日,國際奧委會通過表決,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奧委會中的合法權利。
8分, 江南小鎮(zhèn), 1791.15萬枚。第二枚郵票為“新菜上市”,圖中,蔬菜新鮮,魚肉眾多,說明了農(nóng)村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整組郵票出自于北京郵票廠,由張新英、邵其華、陳德華三位郵票設計師親手制作,設計質(zhì)量,良好值得收藏。
1987年5 月24日至28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在蒙古人民共和國首都烏蘭巴托召開國際掃盲年籌備會議,建議宣布1990年為國際掃盲年。我國對于這一次活動也非常的重視,同時發(fā)行了這枚郵票促進了國家教育工作的發(fā)展。
1981.5.9,影雕套印。 “傳郵萬里,國脈所系”為周恩來1940年5月9日給林卓吾的題詞。題詞強調(diào)了郵政通訊在國計民生中的重大意義,指出郵政事業(yè)直接關系到國家的命脈。郵票以周恩來的題詞手跡為主體,白底黑字,對比明顯,簡潔莊重。
本套郵票共6枚,采用中國雜技的優(yōu)秀傳統(tǒng)節(jié)目為畫面內(nèi)容,同時又賦予其新的時代氣息。
J151 北京第十一屆亞洲運動會(一)
這套郵票發(fā)行于1988年7月20日,今年的北京第11屆亞洲運動會,該郵票共有兩幅圖畫分別為這次亞運會的會徽以及吉祥物,從圖中可以看出這次大會的吉祥物為我國國寶大熊貓,熊貓是我國特有的野生珍稀動物代表著華夏文明,以它作為吉祥物具有了很好的紀念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