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我國卻有一種郵票小全張郵電部明文規定不能撕開(剪開)單枚貼用,它就是1964年10月20日發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五周年》紀念郵票小全張。 1964年10月1日,首都各界人民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5周年典禮。
眾所周知,郵票小全張在貼用時,可根據寄發郵件所需的郵資,視小全張的面值情況,采取全套貼用或撕開(剪開)單枚貼用均可,只要符合郵資即可。而我國卻有一種郵票小全張郵電部明文規定不能撕開(剪開)單枚貼用,它就是1964年10月20日發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五周年》紀念郵票小全張。
建國15年來,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創建了中國歷史上未曾有過的輝煌業績:一是從1949年建國開始,到1955年這7年間,進行了大規模的國民經濟恢復工作,加強了建國初期的國家政權建設,基本上消滅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和剝削制度,完成了社會主義改造的任務;二是1956年開始,進入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我國的國民經濟建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1964年10月1日,首都各界人民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5周年典禮。來自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國家元首和貴賓三千多人參加了典禮。典禮后舉行了盛大的群眾游行。
為慶祝建國15年來我國在各方面所取得的輝煌勝利,郵電部發行了這套紀念郵票,編號紀106,全套3枚橫聯印,分別為“中國共產黨萬歲”、“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五周年”、“毛主席萬歲”。郵票圖案中各族人民聚集在北京天安門廣場,熱烈慶祝國慶佳節。郵票以橫三聯形式出現,構成一整體,以絢麗多彩的畫面,表現出中國人民舉國歡騰、熱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5周年的場面。
該小全張上印有三枚郵票一套,面值、圖案和售價均與1964年10月1日發行的一套三枚郵票相同,即每張售價24分,小全張相連之處不打齒孔。小全張由盧天嬌設計。
郵電部在下發的第269號《關于發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五周年”紀念郵票及小全張郵票的通知》中是這樣規定的:
(一)1964年10月1日發行的這套郵票每張上印有一、二、三圖(共50枚),除每枚郵票成為一幅圖案外,三枚連在一起就構成一幅大的圖案,在出售郵票時,仍以每枚為單位,如購票人選購其中任何一枚或幾枚時,均可售予。
(二)于1964年10月20日發行的紀念郵票小全張,每張上印郵票一套,共三枚,面值及售價均與郵票相同,小全張三枚相連之處不打齒孔,貼作郵資時,以整張連邊飾或沿三枚周圍齒孔撕下均可,但為保持該郵票的畫面完整無損,一律不得用剪刀剪成單枚或雙枚貼用,否則均作未付郵資處理。對此必須向購票人詳細講清。該小全張因發行數量較少(4萬枚),除中國集郵公司供集郵出售外,并一次發給各省局一部分,希各省局在分時照顧到開放城市或外賓常到之處。
通過上述規定,我們可以得知“為保持該郵票的畫面完整無損,一律不得用剪刀剪成單枚或雙枚貼用,否則均作未付郵資處理。”這個特殊規定在我國郵政史上是唯一的一次,在世界郵政史上恐怕也是絕無僅有的。由于當時國內集郵者購到后很少貼用,因此了解此規定者不是很多。
陸羽集郵研究會的專家們來快樂老家藝術吧,與學生們一起開展《郵票與書信》的活動,讓孩子們了解集郵知識。 現場氣氛火熱! 隨著手機的普及,人們的遠距離交流與溝通方式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幸運星的孩子有福了!
郵票的票面上,大都標印郵資金額,稱為“面值”。不過,有些郵票由于各種原因,票面上也有不標印面值的,這種郵票稱被為“無面值郵票”。這套無面值單位郵票已成了我國解放區郵票中極其難得的珍品。
有感韓國前總統被俘。 1992年8月24日,中國與韓國建立了大使級外交關系。盧泰愚的最大心愿是與中國建交并訪華。本書以郵票為媒介,向讀者介紹89年來韓國歷任總統及其業績與過失。
當今社會,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早已不是經濟、軍事、文化等單一層面的較量,而是綜合實力的比拼。郵政儲蓄比現代郵政體制的誕生晚了21年,在中國的發展更是經歷了無數波折。1896年光緒皇帝御批,準許開辦大清國家郵政。
電信詐騙手段層出不窮,8月25日,農行上海楓涇支行工作人員又成功阻止了一起針對藏友的新騙局。民警提醒,如果收到支票獎勵等信息,一定要跟警方聯系,也可以到銀行咨詢,千萬不要相信天上會掉“餡餅”。
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集郵是一項修心養性的娛樂活動,它可增長學識,陶冶情操,于身心健康皆有益。 有關部門抽樣檢測結果表明,一張郵票于小小方寸中竟可容納有上百萬細菌和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