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80年50元四連體 80版50元是第四套人民幣14個券別中發行量最少的。第五套人民幣100元3連體 對80版50第四套人民幣的黑馬來說,其價值可跟雙龍和第五套人民幣100元3連體相媲美。
第四套人民幣1980年50元四連體的主色調為茶黃色,被稱為人民幣中的“軟黃金”。伴隨著第五套人民幣的發行,其未來的身價上漲百倍不是夢。另外,從審美藝術的角度看,其設計印刷都很精美:
(1)正面是工人、農民、知識分子頭像,體現了我國憲法規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和“社會主義的建設事業必須依靠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的國體和政體性質。
(2)背面主景取材于我國的名山大川黃河壺口瀑布。背面的黃河是華夏誕生的搖籃,襯托國徽的則是漢族古代紋飾,這和華夏文化一脈相承,文化藝術氣息十分濃厚。而收藏的價值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其蘊含的豐富的文化藝術價值。
1980年50元四連體
80版50元是第四套人民幣14個券別中發行量最少的。據測算,50元券發行的冠號為24個,其中有一個補票冠號JZ,補票使用量很小,按每個冠號發行一億張計算,1980年版50元券投放量不足20億張;1980年版50元至今已26余年,絕大部份券已在使用過程中回籠銷毀,現存世的新券已很少,可見80版50元的本身就具有領頭雁基礎條件。
作為錢幣板塊的引領者,連體鈔整個板塊性價比最高。如果購買者仔細分析,連體鈔板塊的預期回報率,不僅比郵票和磁卡高了一個檔次,甚至比同為錢幣的其它板塊高了一截。如果在錢幣板塊內部排名,連體鈔不是消耗量最多的,但按照百分比來計算,他確是消耗率最大的。1980年50元四連體,當20萬套經過大批禮品消耗,剩下不足5萬的時候,它的潛力更是顯而易見。
1980年50元四連體發行量僅有20萬冊。其屬于該門類的開山藏品,因此在面世之初并沒有得到足夠的認可,而是被“短視”幣商人為裁切,造成存世量的銳減。甚至有些人對錢幣的收藏價值缺乏認識,對1980年50元四連體不太重視,造成損壞或磨損,使得其也在不斷消耗。散裝四連體無非是一些收藏愛好者把零散的錢幣收集一起裝封,這樣就使得本來發行量較少的80版50四連體存世量變得更少。
第五套人民幣100元3連體
對80版50第四套人民幣的黑馬來說,其價值可跟雙龍和第五套人民幣100元3連體相媲美。在80版50發行之際其價值就已經跟雙龍和第五套100元3連體價格持平。根據市場成交數據來看,8050四連體的價格在7200-8300區間。
自此中國人民銀行再未發行過任何有關人民幣題材的連體鈔,因此第四套人民幣四連體有可能是我國最后一套人民幣連體鈔,即絕版人民幣連體鈔,賣一套少一套。大量第四套人民幣四連體的銷售信息充斥在網絡之中,其中不乏各種低價信息、詐騙信息。
就是因為它的券別非常齊全,第四套人民幣中不同年份、不同面額的一張都不落,所以它顯得很特別。康銀閣連體鈔珍藏冊價格2.8萬-4萬。
1元人民幣四方聯囊括了三個版別的1元紙幣,包括80版、90版和96版的。 在所有的連體鈔品種中,1元人民幣四方聯40萬的發行量處于中上水平,但是盡管如比它同樣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
第四套人民幣整版鈔之所以能夠創造如此的價值,一方面是因為其自身的魅力,另一方面也和它的歷史意義有關。可以說第四套人民幣整版鈔已是當之無愧的鈔王。
即便是小本經營計算利潤也會有角幣的參與,這也決定了由1、2、5角所組成的第四套角幣四連體價值唯一性。角幣四連體背面襯托國徽的是少數民族圖案,與正面表現的主題思想融為一體,表現出鮮明而獨特的民族風格。
被譽為人民幣連體鈔版塊中的“五大天王”之一。由于近年來康銀閣連體鈔大全套升值極快,漲幅極大,也被稱為吸金天王。此套鈔發行早,它是唯一的一套分幣八連體鈔,也是唯一的一套第二套人民幣連體鈔,地位特殊。使其價格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