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后來據悉是為了規范流通,避免損壞人民幣,才有后來該辦出來的黑色1元人民幣。其中的原因就僅僅因為其集齊第二套人民幣整套的機會微乎其微。
提到第二套人民幣,想必大多數人都不了解,但是對于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來說,對于第二套人民幣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尤其是面值1元的紙幣,給他們帶來了無限的童趣。在當時,1元就能買100顆糖、50瓶汽水,能有一元零用錢在同齡人里是多風光的事。但是在物價飛漲的今天,或許在你保留著這樣一張紙幣在手,可是這張53年1元人民幣的價格還是未知之數。在回憶平凡而不平淡的童年生活的同時,不妨實現一下它的收藏價值。
稍微有點資歷的收藏家對于53年1元人民幣都會有點熟悉,當年中國人民銀行第一次發行分別是紅色和黑色的1元人民幣,劉奶奶回憶起當年的情況說,“當時的紅色1元人民幣商家摸消費者摸,幾下子就摸褪色了,油墨摸得手指頭都紅了,整張錢變得紅白相混”。后來據悉是為了規范流通,避免損壞人民幣,才有后來該辦出來的黑色1元人民幣。
記者從武漢市貨幣收購商郝先生口里獲悉,鑒于當年技術不過關而導致后來的改版,人民對于稀缺的包含53年1元人民幣的第二套人民幣全套使愛不釋手的,而第二套人民幣全套的升值勢頭也從05年開始一直延續到去年,甚至乎是一分、兩分或是五元,都是不能望其項背的。其中的原因就僅僅因為其集齊第二套人民幣整套的機會微乎其微。
有多年貨幣收藏研究的梁專家提醒記者,很多投資者認為53年1元人民幣沒什么升值空間,沒有確切認識到其價值,即使手里持有一定貨量,都沒能認識到這是發財致富的瑰寶。但其實正正因為歷史原因導致的短缺,53年1元人民幣才會保持在一定價格水平上波動不大,所以供求關系并沒有太大變動,但是投資者收藏者對于這樣的稀缺資源肯定會爭相去持有或投資轉賣的。
盡管53年1元人民幣價格漲跌是一個未知數,但是我們總得相信自己的眼光,市場也有淡旺季之分,所以一定要相信前途是光明的。
隨著時間的過去,目前的存世量也是非常稀少,一整套的價格也是非常高的,分幣號稱人民幣史上的長壽冠軍,流通時間橫跨第二、三、四、五套人民幣,超越半世紀的時間。聰明如他,票面只印有羅馬冠字,再不印數字編號,與原版存在大大不同,簡潔不繁瑣。
在當時那個年代,由于第一套人民幣的面值太大,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諸多不便、不利于商品流通,再加上制作工藝不足、材質差,阻礙了我國經濟的發展。在這種背景下,第二套人民幣面世。
第三版中主色調還是延續了第二版的綠色,正面圖案換成了長江大橋,因此被業內稱為大橋貳角。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沉淀,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其本身市場保有量的不斷下降,目前1953年2角人民幣價格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首先,鑒定1953年10元真假可以考慮從水印中入手。因為這張鈔票當時使用的是膠版印刷,所以手摸的時候凹凸感是非常明顯的。此外通過聽聲音也能夠辨別,假的1953年10元一般則顯得沉悶,沒有這種余音效果。
1953年10元紙幣正是第二套人民幣中十分受歡迎的一枚藏品。 1953年10元是第二套人民幣中的一員,發行于1955年,俗稱“大黑十”,由蘇聯代印的,但由于我國與蘇聯關系惡化,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1964年開始限期回收。
“1953年大黑十元”之所以引起收藏家的格外關注,主要是因為它背后的政治原因導致的存世量稀缺?! ?、目前十品的1953年大黑十元是紙幣為無折痕,紙幣表面有極輕度的褪色,收藏價格是在25萬元人民幣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