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今日發行的《感恩母親》郵票是我國中國郵政首次推出的刮出幸福郵票,在康乃馨圖案下方,有一條金色絲帶的覆蓋層,郵票收購投資者或集郵愛好者刮開后,可顯出感恩母親的祝福語。
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是母親節。在母親節來臨之際,中國郵政于今日發行了一套1枚的《感恩母親》面值1.2元的特種郵票,此票圖案采用了一束粉紅色的康乃馨,簡潔明了表達感恩母親這一主題,淡淡的黃色背景象征著感恩。
我國郵票還有表現三口之家或多口之家中的母與子。1955年10月1日發行的《努力完成第一個五年建設計劃》特種郵票,其中第十七枚和平生活,圖案是一對夫妻和一個孩子,父親舉抱著兒子,母親則用慈祥的目光注視兒子,這是我國郵票上第一次出現的母與子;2002年9月21日發行的《中秋節》特種郵票,其中第二枚賞月,圖案是三口之家中秋節晚上賞月時的情景,母親懷中摟著女兒;2007年6月1日發行的《孔融讓梨》特種郵票,兩枚連票圖案表現的是孔融的母親與父親和7個子女的九口之家禮讓分梨的故事;2000年1月29日發行的《春節》特種郵票,其中小型張合家歡樂,圖案是老少三輩的五口之家過春節時其樂融融的景象,爺爺奶奶逗孫子玩,孩子的母親和父親在包餃子。
1958年6月1日發行的《兒童》特種郵票,其中第一枚嬰兒,圖案是一位母親正在細心地護理搖籃中的嬰兒;
1960年3月8日發行的《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五十周年》紀念郵票,其中第二枚保衛母親,保衛兒童,圖案是一位母親懷中摟著一只和平鴿,背上背著兒童;
1981年11月20日發行的《紅樓夢金陵十二釵》特種郵票,其中第八枚李紈課子,圖案是李紈在教兒子讀書;
1984年9月11日發行的《引灤入津》特種郵票,其中第一枚甜水入津,圖案是矗立在天津的引灤入津工程水渠畔的母親懷抱嬰兒的大型雕塑;
2005年2月1日發行的《楊家埠木板年畫》特種郵票,其中第二枚連年有余,圖案是肩扛花籃的母親和身旁肩扛大鯉魚的兒子。上述幾枚郵票圖案是一母一子,2003年1月25日發行的《楊柳青木板年畫》特種郵票,其中第四枚玉堂富貴圖案則是一母兩子,一位母親懷抱一名嬰兒,膝前還有一名玩耍兒童。
《感恩母親》郵票還有對母親的祝福語:媽媽,我愛您、祝媽媽永遠幸福、世上只有媽媽好、謝謝媽媽養育之恩。
今日發行的《感恩母親》郵票是我國中國郵政首次推出的刮出幸福郵票,在康乃馨圖案下方,有一條金色絲帶的覆蓋層,郵票收購投資者或集郵愛好者刮開后,可顯出感恩母親的祝福語。
《二十四節氣(二)》特種郵票,該套郵票共一套六枚,分別為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全套郵票面值為7.20元。氣象大師宋英杰現場講述二十四節氣文化。
16日,一套6枚及包含1枚小型張的《金銅佛造像》特種郵票由中國郵政正式發行,天津郵政將現場展售十余種極具收藏價值的《金銅佛造像》系列郵品,啟用多枚專題紀念郵戳,為廣大郵票收購者和集郵愛好者免費加蓋。
此套郵票將是國內首套使用數字中國畫技術創作的郵票作品。廣大黃埔師生在反帝反封建、爭取國家統一與民族獨立的斗爭中立下了赫赫戰功,為中國革命做出了重大貢獻。
《揮扇仕女圖》相傳也為唐代周昉繪,現藏于故宮博物院。衣紋線條近鐵線描,圓潤秀勁,富有力度和柔韌性,較準確地勾畫出了人物的種種體態。整套郵票較好地再現了原作的盛唐風韻。
10月10日,《故宮博物院》特種郵票首發,共1套4枚,分別為午門、太和殿、角樓和乾清門,全套郵票面值為5.4元。 該套郵票采用橫長票幅,表現了中國古代禮制建筑的布局規制,氣魄宏偉,規劃嚴整。
除此之外,該套郵票還特別采用主票和附票形式,附票展現了白玉鏤雕龍鳳壁、水鼎、清明上河圖和青花釉里紅開光鏤花蓋灌等四件故宮珍藏,郵票采用透明全息冷燙工藝,光澤柔和、層次豐富,體現了皇家園林的含蓄之美。
琴棋書畫郵票市場價格是多少 琴棋書畫郵票收藏價值分析
中國郵政近年來先后發行了《文房四寶》、《梅蘭竹菊》、《福祿壽喜》等中國傳統文化題材郵票,《琴棋書畫》是這一文化系列的延續。琴棋書畫,博大精深、格調高雅,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和深刻的文化內涵,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產中的瑰寶。
《全民閱讀》特種郵票圖片及價值分析 全民閱讀郵票特點介紹
近年來,在黨和政府、社會各界的倡導推動下,全民閱讀理念深入人心,社會影響日益深遠,國家圖書館聯合全國圖書館大力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閱讀已逐漸成為一種社會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