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們可以發現小時候經常買零食的分幣值硬幣已經退出流通市場了,那是因為面值小不適應經濟環境,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分幣值硬幣。在1955年到1992年這四十年的時間內,中國人民銀行一共發行了65枚流通分幣值硬幣,而2分硬幣的發行是從1956年開始,共發行了24年。
有時候在家里收拾的時候,可能會翻出一些退市的硬幣,但是硬幣品種版別和年份眾多,不同硬幣收藏價值也是不高的,硬幣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現在最常見的流通硬幣面值有1角、5角、1元。我們可以發現小時候經常買零食的分幣值硬幣已經退出流通市場了,那是因為面值小不適應經濟環境,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分幣值硬幣。在1955年到1992年這四十年的時間內,中國人民銀行一共發行了65枚流通分幣值硬幣,而2分硬幣的發行是從1956年開始,共發行了24年。所以硬幣在市場上擔負著十分重要的流通作用。那么,1982年2分硬幣價格表是怎樣的呢?
1982年2分硬幣價格表
1955年二分 未發行
1956年二分 400
1957年二分 未發行
1958年二分 未發行
1959年二分 100
1960年二分 100
1961年二分 80
1962年二分 100
1963年二分 50
1964年二分 50
1965-70年 未發行
1971年二分 未發行
1972年二分 未發行
1973年二分 未發行
1974年二分 15
1975年二分 50
1976年二分 10
1977年二分 10
1978年二分 10
1979年二分 20
1980年二分 1000
1981年二分 10
1982年二分 1000
1983年二分 10
1984年二分 6
1985年二分 6
分幣值硬幣的具體價值,需要看其年份、品相。因為硬幣沒有票號或者冠字號,不能像紙幣那樣通過這些來判斷,只能通過硬幣上鑄造的年份來判斷發行量,來衡量該枚硬幣的收藏價值。而硬幣的發行量是按照需求來鑄造的,所以不同的年的發行量不一樣。現在很多硬幣大多數是根據不同年份的硬幣的流通量來推算出發行量來的。按照目前的收藏市場來說,1982年的2分硬幣現在收藏價值在不斷高漲,大家在收藏的時候,一定要多長點心眼。
1980年4月至1986年底,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了第三套人民幣的硬輔幣,面值分別為1元、5角、2角、1角。2001年7月1日,該套硬輔幣正式停止流通,開始進入錢幣收藏市場。人民幣收藏一直以來是大眾最為熱心的藏品,市場上人民幣的行情較其它收藏品也比較活躍。
正面圖案以梅花為主,圖案右上方印有“5角”,背面圖案以國徽為主,國徽上方印有漢語拼音國名,國徽下方印有國名和鑄造年號。
1981年的1元硬幣的鑄造量是其他年份的長城幣一元當中最高者。市場人士介紹,當時的“長城幣”多被裝禎為紀念品在海外發售,國內甚為少見。目前,“長城幣”還未形成獨特的收藏群體,大多只是硬幣收藏者順帶收藏。
不少民眾認為55年5分硬幣含有銀的成分,實際這是個誤區。
1982年2分硬幣回收價格,按照目前的收藏市場來說,1982年的2分硬幣因為發行量大,收藏價值不大,價值大概是1到2元左右。
硬分幣雖然有收藏的價值,但價格并不高,幾乎都在百元以內。 像1959年2分的收購價大約在20元,1955年的1分、5分硬幣,市場價大約在1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