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海南島是中國第二大島,面積32000多平方公里。海南島森林資源豐富,以出產優質熱帶木材著稱。同時這套郵票的發行也不僅給人們展現出了當地優秀的人文景觀,也很好地促進了國家對于海南建省各方面事業的開發建設。

1988.4.20。影寫版。P11.5。 31mm*38.5mm。 50(10*5)。[G]。
[A](4-4)林毓豪。 [D]吳建坤。 北京郵票廠。
海南島是中國第二大島,面積32000多平方公里。是中國最大的熱帶植物資源寶庫,盛產橡膠、椰子、甘庶、咖啡和熱帶水果。海南島森林資源豐富,以出產優質熱帶木材著稱。由于四面環海,水產資源十分豐富,鹽業也很發達,為了進一步加速海南的開發建設,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正式批準設立海南省。
4-1為“五指山”。主圖為海南的熱帶植物椰樹和正在樹下散步的行人,遠處為房屋和橫臥的五指山。 五指山是海南的象征,它橫亙于海南島中部偏南,原始森林覆蓋滿山。
4-2為“萬泉河”。主圖為清澈的萬泉河水激蕩奔流。萬泉河全長約160公里。它發源于五指山,橫穿海南中部的瓊中、瓊海二縣,在東海岸的博鰲港奔流入海。
4-3為“天涯海角”。它位于海南省三亞市西 24公里,海水湛藍,水天一色,海灘上聳立著無數巨石。清代的崖州知州程哲等題刻“天涯”、“海角”、 “南天一柱”等字,故稱“天涯海角”。設計者運用裝飾手法,將“天涯”、“海角”、“南天一柱”這三塊刻石加以集中表現,并與寬闊的海洋構成一個整體畫面。
4-4為“鹿回頭”。海南省有少數民族人口70多萬,其中絕大多數是黎族,“鹿回頭”便是取材于黎族一個美麗動人的民間傳說。
本套郵票的設計者將海南省圖形做成一方刻有郵票名稱“海南建省”字樣的隨形印章,附于每枚郵票的右上角,與這套郵票的主體圖案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巧妙地運用了中國傳統的篆刻藝術。
這套郵票發行于1988年4月20日,描述的是我國海南建省,該郵票共有四幅圖畫分別給人們展現出了當地的四處不同風景,整個郵票的畫面設計制作非常獨特同時寫實的手法給人很好的展現出了當地風景的優美,讓人感受到了海南建省豐富的自然文化資源。海南島是我國的第二大島同時也蘊含著豐富的熱帶植物資源,同時當地四面環海水產資源也十分豐富鹽業事業發達,我國對于當地的進一步開發建設非常的重視,該地的風景優美每年還吸引著大量的游客。同時這套郵票的發行也不僅給人們展現出了當地優秀的人文景觀,也很好地促進了國家對于海南建省各方面事業的開發建設。
T152 社會主義建設成就(第三組)
J39 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
J8 勝利完成第四個五年計劃
8分, 己巳年, 12602.05萬枚。盡管這枚郵票的發行數量十分巨大,但是到目前為止,流通在市場上的這種郵票還是寥寥可數。
1982年9月1日至11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
投資分析:中國最近幾年來科技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的研制成功就是一個重要的例子,為了記錄下這個歷史性的時刻,中國發行了T145 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郵票。郵票形象的說明了對撞擊的工作情況。
3-1為“魯迅像”。1976.10.19,影雕套印(3-1)、影寫版。[A]張松鶴、湯小銘、沈堯伊。[D]劉碩仁、鄧錫清。郵電部發行這套紀念郵票紀念魯迅逝世40周年。
這枚郵票發行于1984年3月24日,是中國影寫版郵票的一枚。整組郵票分為5枚,選用了簪花仕女圖的3個畫面,圖中的女子一個個珠圓玉潤,衣帶飄飄,十分美麗。
這枚郵票發行于1987年9月5日,紀念的是中國藝術節,該郵票的主圖案選用的是中國北宋著名書畫家所著作的行書藝字,同時整個畫面以紅色為主基調給人一種視覺上的沖擊感,很好地烘托出了節日的氣氛也展現出了我國民族藝術文化的特色以及豐富內涵。
J152 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十周年郵票
這套郵票發行于1988年8月12日,紀念了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10周年,該郵票共有兩幅圖畫,分別為我國十大名花之一牡丹以及日本著名的國花櫻花,這兩種花分別代表這兩個國家的友好發展很好的突出了郵票的主題。
T126 敦煌壁畫(第二組)郵票
為了紀念中國這枚偉大的作品,中國發行了T126 敦煌壁畫(第二組)郵票,這枚郵票發行于1988年5月25日,是中國影寫版郵票的一枚,齒孔數為P11。整組郵票出自于吳建坤、任宇兩位郵票設計大師之手,設計方面達到了完美無缺,十分值得每位郵票收藏家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