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國人民銀行于1962年4月20日開始發行第三套人民幣。 1968年7月16日,中國人民銀行向國務院報送《關于新版人民幣的方向初稿》,為第一次方案,該方案涉及的都是紙幣,未提及硬幣。
中國人民銀行于1962年4月20日開始發行第三套人民幣。第三套人民幣拾圓幣俗稱大團結,是1965年發行。美國海瑞得收藏拍賣公司(Heritage Auctions)發布了2019年香港春季拍賣會(2019年6月26-28日)的預展,里面有一枚第三套人民幣拾圓幣的試樣幣。這張幣與正式發行的黑色大團結最大的不同是底色為棕色,而正面主體人物的軍人是原先穿著是55式軍服,隨軍銜制度一起被取消,變成了65式軍服。人物胸前的勛章,也明顯減少。這樣的顏色設計,應該是在試驗油墨效果,很顯然不會被最終采用,因為和5元的棕黃色有點像,最后采用的是黑色。而同一面值在不同套人民幣會經常出現,如1元第二、三、四套都是紅色,2元第三、四套都是綠色,5元第三、四套都是黃色,10元第二、三、四、五套一直是黑色。
近年來試樣鈔陸續流出,讓公眾有機會目睹錢幣設計的過程,并且了解哪些錢幣中途被提出卻胎死腹中。從目前流出的試樣鈔來看,在1965年之后的文革前期,曾經想對第三套人民幣做出改版,特征是非常濃重的文革氣息。然而錢幣的設計周期很長,等設計出來要發行的時候,風向又變了。
1968年7月16日,中國人民銀行向國務院報送《關于新版人民幣的方向初稿》,為第一次方案,該方案涉及的都是紙幣,未提及硬幣。1969年4月8日,中國人民銀行第二次上報關于新版人民幣設計稿和新版硬幣樣品,即1969年版革命圣地硬分幣試鑄樣幣,未見回復。
文革期間設計和鑄造的流通硬幣樣幣,由于種種原因未準發行,成為我國的歷史貨幣檔案,是現代流通硬幣的頂級樣幣品種,引起了社會的關注。在文革后期,集郵愛好者了解的編年票時期,也有對第三套人民幣的改版嘗試。正面是守衛天山的解放軍騎兵和民兵騎兵,背面則是運輸軍工產品的大型運輸車。
這些試樣幣并非正式發行,只存在于內部檔案,現在卻一一流出,它們的流出過程,將會像這些幣的絕密設計試印一樣,在絕密期間不為人所知,需要在若干年后才能解密。這些試樣幣存世量極少,起價都是100萬。第三套人民幣棕色式樣幣最終會拍出多少錢,只需要一個多月,就會給我們答案。人們在一開始會疑慮這些樣幣的數量,而如果最終出來數量不多,前期敢下手的人就收獲巨大。
62年2角紙幣現在值多少錢?而關于其市場價格行情,因其有不同的版本,價格也就各異,平版的1962年2角紙幣價格在20元左右,而凸版的價格則高很多,在100元左右。近年來,其價格波動不大,較穩定。
盡管它們沒有第一套人民幣那么值錢,卻可以通過不斷展現自身的潛力令市場價格快速提升。棗紅一角的市場價格達到了萬元左右,而第三套背綠一角價格高達三萬元左右。不過專家認為,這款人民幣的投資行情與經濟發展情況有直接關系,得綜合考慮后再做決定。
目前這款1960年一元人民幣比較容易收藏到,而古幣水印的一元錢則是最不好收藏的,因為存量十分有限,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合適版本的1元進行收藏。
可以說這張人民幣帶有的特殊的歷史意義已經成為了一代人的記憶,也是很多人研究那段特殊的歷史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具。而這張人民幣在市場上的幾個曾經一度上漲到兩萬多一張,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也讓更多人看到了它的市場價值。
第三套人民幣接著前兩套人民幣的力量,在短時間內價格上升了好幾倍,沉淀一段時間過后,價格又會有更好的表現,大家的收藏熱情就會被激發起來,第三套人民幣的身價上漲依然有空間。
真幣的數目圖案非常清晰而假幣的樹木圖案卻模糊不清,黑成一團。同時真幣的背面的冠字和號碼顏色是鮮紅色,假幣冠字和號碼色彩是暗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