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地質學會是具有國際影響的專業學會,為中國及世界的地質科學做出了貢獻。“石中土”表示堅硬巖石由于長期風化、侵蝕而成粉質土。這枚郵票的發行不僅紀念了中國地質學會成立一周年,同時也記錄了我國地質學會自建立以后的一路發展。

1982.8.25。影寫版。P11.5*11。30mm*40mm。50(10*5)。[G]。
許彥博。北京郵票廠。
???????中國地質學會于1922年1月27日創建于北京,發起人為章鴻釗、丁文江、翁文灝、李四光等24位著名地質學家。中國地質學會剛成立時,共有77名會員,其中外籍會員有28人。至1982年,中國地質學會及其分會共有會員四萬余人。中國地質學會是具有國際影響的專業學會,為中國及世界的地質科學做出了貢獻。
本套郵票共1枚,為“學會會徽”。郵票圖案的主體是中國地質學會會徽圖案,下面為地質工作者野外考察時使用的工具——地質錘,畫面背景呈黑色,顯得莊重、嚴肅
中國地質學會會徽出自章鴻釗等地質學家之手,雖僅用了土、石、山、水、中五個篆字構成圖案,但寓意甚豐。“中”代表中國。“土、石”為地質學研究的對象。“山、水”代表地質學的動力作用,因為海侵、海退及其他水力現象,在地質學上稱為外動力作用。火山噴發、地震、地球的某些升降運動則稱為內力作用。“土、石、山、水”還簡明地表明了中國地質史上的四大時期。“石”代表最古老的地層;“水”代表古生代的海相堆積;“山”代表中生代的造山運動;“土”表示新生代。圖案還反映了中國地貌、地理特征。中國東部為海洋,湖泊眾多,故圖案右側為“水”;西部多山,故圖案左側為“山”;南部為丘陵地帶,故圖案下側為“石”;北部為黃土高原或平原,故圖案上部為“土”。圖案由上至下,由下至上,由左至右,由右至左,又分別可讀得“土中石”、“石中土”、“山中水”、“水中山”等句,均代表地質學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土中石”表示沉積長久的土成為巖石。“石中土”表示堅硬巖石由于長期風化、侵蝕而成粉質土。“山中水”表示陸地高山因內力作用可以成為海岸,而“水中山”則是相反的過程。
這枚郵票發行于1982年8月25日,今年的中國地質學會成立60周年,該郵票的主圖案為中國地質學會會徽,整個畫面的背景顏色暗沉顯得非常莊重嚴肅,同時讓人感受到了地質學文化的豐富內涵。我國的地質學會在北京創建,發起人為24位著名的地質學家,在地質學會成立之后對我國地質的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時我國的地質學會也是具有國際影響的專業學會,為世界的地質科學也作出了重要的影響。這枚郵票的發行不僅紀念了中國地質學會成立一周年,同時也記錄了我國地質學會自建立以后的一路發展。
T45 京劇臉譜郵票
J31 中國工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
J172M 1990·北京第十一屆亞洲運動會(小全張)郵票
T43 中國古典小說--西游記
J18 紀念《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的講話》發表三十五周年
令各位郵票收藏家十分高興的是,這組郵票分為4枚,分別介紹了中國不同方面取得的成就。整組郵票由中國知名的郵票設計大師陳曉聰設計,對象選取典型,十分適合各位郵票收藏家收藏。
郵票規格:30×40毫米 齒孔度數:11.5×11度。整張枚數:50枚 版別:影雕。 這套郵票選取了八種先秦貨幣。
本套郵票共五枚。另發行了T31M 公路拱橋(小型張)。第一枚郵票介紹了川西三號橋,圖中它橫跨河流的兩端,巍峨壯麗,聯通了河流兩岸的生活,功勞巨大。
本套郵票共3枚。郵票圖案為三人的肖像畫。遵照其遺囑,她的骨灰移葬中國。我國發行的這套郵票為他們做出了很好的紀念意義,同時對他們為我國所做出來的一系列貢獻也作出了肯定。
3-1為“摒絕仕途,矢志遠游”。徐霞客身著紅袍,夾著竹杖,身背斗笠,腰系葫蘆,立于寒風秋葉之中,一副行將遠游的模樣,表現出他飄然一身,不求功名富貴,立志遠游山河的胸襟。展現的是徐霞客登頂觀望、怡然自樂的情景。
其中藍色水珠代表潔凈衛生的水;十個水珠代表十年計劃,十個水珠構成一個大水滴又代表了積少成多,匯流成海;水滴的灑散象征十年活動向全世界所提供的服務;橄欖枝象征人類和平及聯合國對十年活動的支持。
